•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他的寿年在人们的考证争论中有101岁、121岁,但在干祖望教授撰著《孙思邈评传》一书中,考证为孙思邈享年141岁,不管哪个年龄是真实的,他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龄长寿者。 孙氏一生忙于医道,活跃于临床,救治活人不计其数。 孙氏对于防老延年法,有其独特见解。作为道教中人,他将道教的修心养性的方法有意无意间地引进了医学,总结出: 1、要稳定情绪,节制过度的用脑用力。...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苍牙铁面刘天君掌风雷雨电雪雹案行三界慈悲接引护送超升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志心皈命礼。仰启雷霆都司将。符图法箓众官君。歘火律令邓元帅。银牙猛吏辛天君。飞捷报应张使者。苍牙铁面刘天君。马郭方邓田大将。雷府蒋毕华雷霆。庞刘苟毕神通大。温康岳孟显威灵。灵官王马二元帅。地司太岁殷将军。火犀雷府朱元帅。斗中颛霸二雷神。天医攻气治病将。丰都府院众祇灵。城隍社令功曹使。神虎何乔二道神。队仗森森列左右。旌旗闪闪耀乾坤。剑戟戈矛常在手。枪刀斧钺尽随身。若有下邪截大道。摄赴雷狱便施行...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腊八食粥话养生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腊八食粥话养生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月”初八,民间都当作年节来过,在此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与祥瑞。一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这已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腊八粥香糯可口,严冬食之,能够暖身祛寒,且其性味平和,补而不腻,堪为冬季养生佳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不仅在“腊日”,大凡冬令皆可不定期食用。四季常食,定可获益。 腊八粥史话 腊八节吃粥盛行于宋代,当时称为“五味粥”...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腊八粥因腊月初八得名 不止8种原料

    道家故事腊八粥因腊月初八得名 不止8种原料

    很多小伙伴以为,腊八粥就像八宝饭一样,里面配有8种原料。其实不是这样的,腊八粥得名,是因为喝粥的时间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 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煮上一碗香气十足的营养粥呢? 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衣足食,该感谢神灵。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一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老子传承于后世的十大哲理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老子传承于后世的十大哲理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第一届两岸全真辅大宗教交流座谈会在台举行

    第一届(两岸全真辅大宗教交流)座谈会于2015年1月22日上午在辅仁大学济时楼举行。由辅仁大学宗教学系主办,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民间宗教学术中心、全真教蓬莱仙馆协会、中华宗教关怀教育推广协会承办,全真仙观协办。 本次活动邀请全真宗教团体、道庙宫观、学者教授、研究生及应邀参会贵宾有中国道教协会黄信阳副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胡诚林会长、韩国世界金仙学会崔炳柱会长等代表100多人参加...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资料图,来源自互联网 20世纪70年代末我研究《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1981年在《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的文章,1984年又集结有关论文出版《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虽然“秦汉新道家”这一提法曾经受到学界广泛的注意,但明确赞同和使用这个提法的人不多。而同时引起的一个研究就是黄老之学的研究...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神化阴雷毕天君五雷荡凶诛瘟役鬼引导水池炼度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毕天君,讳宗远、崱,号阴雷神君,道教尊为三界通真黑灵辅化天尊、五雷荡凶副元帅、雷门右伐魔天吏、上清主水运阴黑灵神化毕天君等。据《道元》等载,毕天君,披黑发,赤面,皂袍,手执金简铁札。据《清微元降》载,黑灵阴雷神化大神毕宗远,玉冠,面微赤,无髭,金甲,皂衣,玄履,执斧。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雷藏地中,寄胎于田间千年石乳,诞生。长大后自名田毕,曾助女娲氏补天,又助黄帝战蚩尤。后隐于华胥...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百字碑与注释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百字碑与注释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吕洞宾,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吕祖宝诰: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敷,三界十方...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灵宝天尊洞玄经万劫一出曾封一通於劳盛山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灵宝天尊,居上清真境禹余天宫,紫微琼台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虚皇之统系,超西那玉国之根苗,是道教三清之一,象征混沌始清、阴阳初分、灵宝出法、随世度人的道教第二个大世纪。入黍米珠,尽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屡谈秘要之诠谛。妙德难思,神通莫拟,以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为诞辰。 灵宝,道的别名。故万物莫不是灵宝。变化无方曰灵,钦崇贵爱曰宝,在天曰灵,在地曰宝。天有灵化,神用不测,则广覆无边...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温州道教史略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温州道教史略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温 州 道 教 与 道 派 历 史 概 况 略 析 温州道教源远流长。据《史记》记载,西汉初,温州的东瓯王驺摇,酷信神道。历史上温州道教的广泛、传播之昌盛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国东吴时代,自道在永嘉大箬岩劈石室以来,温州的道教也曾历经兴废交替。清末至时期,温州市区有道觀:85座,永嘉32座,乐清18座,瑞安102座,平阳21座,泰顺2座。公元2000年,温州各地已达到848座。 东晋...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清明补气不盲目过量进补会折寿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清明补气不盲目过量进补会折寿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清明时节,春末夏初。蛰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身体也开始和大地一样复苏,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此时人们热衷于补血补气,储备好能量来迎接新一年的挑战。但是进补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很多食物摄入过多有百害而无一益。 1、肉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追求养生之道,少吃肉多喝汤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鸡汤、大骨汤营养固然丰富,适量食之能补气滋阴壮阳,但肉汤也是高嘌呤食物,肾脏病患者最好不喝...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清明养生须知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清明养生须知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其交节日期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自太阳到达黄经l5°时开始。农历书中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亦记载:“ 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俗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 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 以上。长城内外...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浅谈道教诗歌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浅谈道教诗歌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仙界地府、出神入化、隐身遁迹,天上一日、世上千年……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稀奇古怪的道教世界,给中国古典文学以不尽的养料、无穷的遐想,引发出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无数灵感。而这之中的道教诗歌则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一个神奇瑰丽的浪漫天地、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在中国道教史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从民间兴起到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文学史上,诗歌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浅析道教中的神秘主义道是理论根基术是保障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中的神秘主义是道教信仰体系中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联与“道”的理论,又关联与“术”的实践,甚至整个道教都可以融于道教修行者的神秘体验中。在此,从神秘主义入手,一步步深入到道教修行者的神秘体验之中。 一、神秘主义:一种神秘体验 神秘主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神秘主义的影子,在宗教世界中更是十分常见。不管对于哪个宗教的研究...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