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五十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五十

    楊扆 楊扆,榮德人也。隱居不仕,人謂之隱君。父漢瓊,周世宗顯德中守合陽,罷歸,疽發于胯,隱君自吮疽,歲餘漢瓊良愈,由是以孝聞。隱君深重有竒志,能殖其財至鉅萬,謂其子見素曰:三分吾產,一以奉老佛,一以賑窮乏,一以賙吾宗。汝任吾事,吾將有所適。於是徑去,謁希夷先生於華山,先生授以道要,臨別,餌以丹,大如芥子,遂返其里中,因不復食。一日取橐中金百斤投之江曰:財不足貪也,願生賢厚子孫。其後益沈默...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五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五

    皇初平 皇初平,丹溪一云蘭溪人。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將至金華山石室之中,四十餘年翛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後見巿中有一道士善易,而問之曰:吾弟牧羊失之四十餘年,不知存亡之在,願君與占之。道士曰:昔見金華山中有一皇初平,非君弟乎?初起聞之驚喜,即隨道士去,求弟果得,相見悲喜。語畢,兄問初平曰:牧羊何在?答曰:近在山東。初起往視之,杳無所見,但有白石壘壘,復謂弟曰...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四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四

    鄭思遠 鄭思遠,少為書生,善律曆候緯,晚師葛孝先,受正一法文、三皇內文、五嶽真形圖、太清金液經、洞玄五符,入廬江馬迹山居,仁及鳥獸。所住山,虎生二子,山下人格得虎母,虎父驚逸,虎子未能得食,思遠見之,將還山舍養飼,虎父尋還依思遠,後思遠每出行,乘騎虎父,二虎子負經書衣藥以從。時於永康橫江橋逢相識許隱,具煖藥酒,虎即拾柴然火,隱患齒痛,從思遠求虎鬚,欲求熱插齒間得愈,思遠為之拔之,虎伏不動。...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六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六

    許太史 太史真君,姓許氏,名遜,字敬之。曾祖琰,祖王,父肅,世居許昌,高節不仕,穎陽由之後也。父漢末避地於豫章之南昌,因家焉。吳赤烏二年己未,母夫人夢金鳳衘珠墜於掌中,玩而吞之,及覺,腹動,因是有娠而生真君焉。句曲山遠遊君邁、晉護軍長史穆,皆真君再從昆弟也。真君生而穎悟,姿容秀偉,少小通踈,與物無忤,甞從獵,射一麀鹿中之,子墮,鹿母猶顧舐之,未竟而斃。因感悟,即折棄弓矢,剋意為學。博通經史...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八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八

    王纂 道士王纂者,金壇人,居馬跡山,常以陰功救物。值西晉末,中原亂離,饑饉癘疫交作,民多斃無救,纂憫之,遂於靜室飛章告天而泣涕不已。後三日,室中有光如晝,已而祥風景雲紛郁空際,異香天樂下集于庭。先有介金執銳之士三十餘人,斯須珠幢寶旛、霓旌羽節導從前後。又四青童執花捧香,二侍女捧案,地舒雲錦,前立巨屏,左右龍虎將軍、侍從官將各二十餘人,立屏左右,若有備衛。復有金甲大將軍二十六人、神王十人...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二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二

    杜昺 杜昺,字叔恭,吳國錢塘人也。年十八歲,與時輩戲北郭,有父老召昺曰:此童子有不凡之相,惜吾已老,不及見之。昺早孤,事後母至孝,名聞鄉郡。三辟命仕,不就,歎曰:方當人鬼淆亂,非正一之氣无以鎮之。於是師餘杭陳文子,受治為正一,救治有效,百姓咸附焉從。夜中有神人降云:我張鎮南也,汝應傳吾道法,故來相授諸祕要,方典陽平治。昺每入靜燒香,能見百姓三五世禍福,說之了然,章書符水,應手即驗...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九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九

    寇謙之 天師寇謙之,字輔真,上谷平昌人,後魏刺史讚之弟也。遠祖仁,漢成帝時隱王屋山,白日飛昇,號明真先生。仁之孫曰雋,亦乘龍而去。父馮翊,為河東太守,以秦符堅建元乙丑歲七月七日生天師。年十六,長八尺有餘,至十八歲乃傾心慕道,幽感上達,有仙人成公興傭於謙之從母家,因易之使墾田。一日於林下筭周髀不合,公興因教之,應手而成,謙之乃嘆賞,有頃忽謂謙之曰:法師有意學道,可相與為隱乎?遂與之遊華山,常採藥食...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三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三

    葛仙公 仙公姓葛,名玄,字孝先。家本瑯琊,世傳潜組高祖盧為漢驃騎大將軍,封下邳侯,後讓國,與弟文托,遂南遊江左,逍遙丘壑,適丹陽句容,見其山水秀麗,風俗淳厚,深合雅意,偶會仲弟孫來為別駕,一日參侍而言曰:吾從祖既為泰伯,而劣孫可為仲雍之後乎?因是同居焉。仙公祖矩,仕漢為黃門侍郎。父孝儒,歷大鴻臚,登尚書。其先裔出葛天氏,食封于葛,遂以國為姓,世載忠德,歷代諸侯也。仙公本大羅真人下降...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一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一

    封衡 封衡,字君達,隴西人也,幼學道,通老、莊學,勤訪真訣。初服黃連五十年,後入鳥獸山採藥,又服朮百餘年,還鄉里,如二十許人。聞有病死者,識與不識,便以腰間竹管藥與之,或下針,應手立愈。愛嗇精氣,不極視大言。凡圖籍傳記,無不習誦。復遇魯女生,授還丹訣及五嶽真形圖,遂周遊天下,故山官水神潜相迎伺,而凶鬼怪物無不竄避,人或疑之,以矢刃刺禦,皆不能害。常駕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因號青牛道士...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

    干吉 干吉者,瑯琊人也一云北海人,先名室,後改名吉。其父祖世有道術,不殺生命。吉精苦有踰於昔人,常遊曲陽流水上,得神書百餘卷,皆赤界白素,青首朱目,號曰:太平青領書,時漢成帝河平二年甲午也,蓋吉親受於老君,今道家太平經也。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一云吉忽得痼疾,經十餘年,百藥不愈,乃晨夕焚香,哀告上天,願賜救度,老君感其精誠,乃令仙人帛和為賣藥翁,行巿中,授之經,且曰...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

    通玄天師 通玄天師,一號玄中師,在天皇時出洞真經一十二部,以無極大道下教人間。 有古大先生 有古大先生,於地皇時出洞玄經一十二部,化人以無上正真之道。 盤古先生 盤古先生,在人皇時出洞神經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無為之道。 鬱華子 鬱華子,在宓犧時降于田野,授天皇內文,又降河圖八卦之文,教人以順性之道。一號宛華,稱田野子,作元陽經三十四卷。 廣壽子 廣壽子,在祝融時降于恒山,授人皇內文...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九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九

    杜沖 太極真人杜沖,字玄逸,鎬京人也。以周昭王二十七年丁巳聞文始先生登真,乃于茲靈宅棲玄學道。于時幽人逸士自遠而來者有五人焉混元實錄云七人,並沉默虛遠,方雅高素,道術相忘,共弘不伐之則也。先生本第,周康王時賜金百鎰,重加完葺,賜號曰樓觀。沖居之,吟諷道德,營護神氣,至是穆王聞之,為修觀建祠,置沖為道士焉。將以氣均巢許,德為物範,故天子禮之而不臣,諸侯敬之而不爵也。沖居樓觀,經二十餘年...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四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四

    陳法明 衡嶽洞陽宮在石廩峰西北,乃施真人伏鬼會真之所。唐陳法明應詔回,於此峰下開岩建壇,山人為之陰助,南望雲陽,旦夕朝真,誦大洞經,後服丹而玄化,今尚存基舊,亦有庵宇。 王十八 唐宰相劉公,名晏,少好道術,精懇不倦而無所遇。甞聞異人多在巿肆間,以其諠雜可混迹也,因遊長安,至一藥鋪,偶聞人曰:常有三四老人,紗帽拄杖,來取酒,飲訖即去,兼覓藥看,亦不多買。某意非凡俗者。劉公曰:早晚至否?曰:明日合來...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六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六

    宋愚 宋愚,京師人也。父顒為遊商,多徃來湖湘間,顒經三歲不歸,其母與愚曰:汝父去何久,若無故,必回,吾日夜憂也,子可徃求之。愚乃下入楚至潭州,遇跛者與飲。跛者取巨甌備酌,既飲,留半以授愚曰:可飲此酒。愚乃飲,即聞酒有異香,愚一飲而盡,跛者喜為愚曰:汝來求父,還知音否?愚拜對以未知,跛者曰:吾知之。愚乃再拜而請所知,跛者曰:子明日山清泰門數里,有新茅屋數間,乃吾屋也,吾指示子父所在處。乃各散去...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八

    道家人物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八

    劉玄和 先生姓劉名玄和,號混成子。其先彭城人也,因晉南遷,起家寄于九江之都昌今屬南康軍。父祖儒學,樂道丘園。於唐明皇開元二年,先生降誕,幼即穎悟,長而不群,及盡孝養終親之禮,年幾四十,有拔俗出塵之志,遂入匡廬之龍興觀即今白鶴觀也,禮住持三洞法師何子玉為師,天寶二載,得度為道士,繼有異遇。一棲五老峰石室五十二年,苦節霜露,飡餌松檜,咽二景之流霞,養三田之玉醴,真璞不琢,大器晚成,猛獸衛庵,靈鶴如畜...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