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11月2526日在龙虎山举行论坛成果

    http://rufodao.qq.com/zt2014/taoismforum/index.htm江西龙虎山,山丹水碧,仙灵都会,嗣汉天师府,道教起源地。继2007年的西安、2010年的南岳之后,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11月25、26日在龙虎山举行,发扬前两届论坛成果,继续深入挖掘道教在养生、伦理、环保等方面的思想智慧,彰显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论坛前夕,我们专访中国道教协会王哲一秘书长...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科学洗澡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科学的洗澡,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多好处。洗澡究竟有哪些科学的需求呢? 1.洗澡时刻:洗澡时刻不宜过长,尤其是少年儿童更应注重,通常不该超越半小时,浸泡时刻过久会添加疲惫,导致头昏。 2.洗澡办法的挑选:洗澡办法分为淋浴、盆浴、池浴等,以淋浴最符合卫生需求,尤其是女人洗澡以淋浴最棒。男性到澡堂大池中洗澡,不宜在浴池中浸泡过久,洗后使用卫生的温水冲刷一遍。洗澡时可用香皂或药皂,忌用洗衣皂或洗衣粉...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神仙学说 - 神仙的等级

    道家经典神仙学说 - 神仙的等级

    道教的神仙系统,数量极其庞大,而且有逐步扩大之势。从理论上说,尊神皆由道气所化,而道气是无限的,无限的气可以化生出无数的神人、真人。同时,人得道可以成仙,仙可以由人修成,历代的仙真越来越多,使得这一队伍愈来愈扩大。除此之外,中国素来有功德成神的观念。那些生前为民为国有过贡献的志士仁人、贤达、烈士,在身后有许多人受到朝庭和一般民众的立祠祭祀,他们也陆续地合并到神仙的系统中来。这样,神仙队伍数量庞大...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

    道家经典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

    [摘要]宗教之所以能以其独立形态在社会中存在、发展,是因为宗教共同体与世俗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社会学则侧重于研究宗教制度的功能,主要是社会整合功能、心理调适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群体认同功能、预言的功能。宗教的演化和嬗变还在继续中,作者就宗教的变革提出,一是要增强共处和互补的意识;二是要积极参与反;三是要尊重科学。作者认为,未来的各大宗教都不会同今天完全一样,都将从教义...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其一,为北方之神。《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

    道家经典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

    以近代学术观念把道教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事情,它与至今为学人推崇的学术大师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刘师培、陈垣、汤用彤、胡适、梁启超、冯友兰等密切相关。在这些深为学人敬重的大师们中间,很明显可以发现对道教具有不同的认识,或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或某些方面肯定某些方面否定,分歧颇明显。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在知识结构与心态上。从肯定的一方...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朱熹理学关系新考

    【作者】 盖建民; 【Author】 GAI Jian-min;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摘要】 儒释道三教关系历来是道教各派必须认真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在经历了激烈的三教争雄格局之后,宋代三教关系明显不同于六朝和隋唐,三教融通的观念渐强,为越来越多的三教人士所认可,道教金丹派南宗教分为三,道乃归一的三教观就反映了这一趋势。通过梳理道书文献、笔记史料和田野考察的新材料...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 章伟文

    道家经典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 章伟文

    吴澄( 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认为:“草庐(吴澄)出于双峰,固朱学也。”从学派的传承角度看,确实如此。但事实上,吴澄和朱熹在思想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吴澄以阴阳卦对来解说《周易》经分上下之义,便发展和超出了朱熹的易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电影中的宗教 别样的雕刻

    道家经典电影中的宗教 别样的雕刻

    19世纪末,电影诞生,人类又多了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电影大概是最适合“讲故事”的载体——动态的画面将故事连贯而成,完整地讲述。而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出现之后(更不用说当代电影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将这一表现手段的功能更加完美地发挥出来。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题材自然也进入了电影的领域。除了纪录片之外,电影要么是通过再现宗教历史或者宗教人物的方式来表现宗教(其实...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王萌冯平宗教与民族的双重性关系

    道家经典王萌冯平宗教与民族的双重性关系

    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有些民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些民族在同一时期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信仰。一种宗教常常被许多不同的民族所信仰,一个民族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宗教信仰。 但是,宗教与民族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对于有的民族的形成、发展...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王船山对儒家哲学的反思与重建以理一分殊重释大学明德与新民关系

    道家经典王船山对儒家哲学的反思与重建以理一分殊重释大学明德与新民关系

    内容提要:儒家哲学在明末清初经历了显著的反思与重建过程。王船山以“理一分殊”来重释《大 学》“明德与新民”之关系,正是这一历程的典型体现。一方面,船山持守“明德为本”的传统解释,并指出“明 德”之所以“为本”就在于“明德与新民”为“理一”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慎乎德”的论述揭示“新民”活动有其相对独立的原则与规范,并通过对“教化之权下移”的论述,特别是对“德化天下”的批评...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王志捷牟钟鉴融会儒道佛发扬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优良传统牟钟鉴教授访谈录

    道家经典王志捷牟钟鉴融会儒道佛发扬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优良传统牟钟鉴教授访谈录

    摘要:牟钟鉴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他学术领域宽广,善于综合创新,研究成果丰厚。访谈中,牟钟鉴教授以三教关系研究为重心,介绍了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观点与核心理念。谈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教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三教关系史的学术历程;中华文化的“三教六家”结构与“多元通和”模式;以“新仁学”和“新君子论”为代表的生命哲学。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史的综合性研究方面...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 尹志华

    道家经典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 尹志华

    尹志华 王安石的《老子注》二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国史经籍志》均有著录。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金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南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元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等书中。今人蒙文通、严灵峰、容肇祖均有辑本。蒙文通的《王介甫(老子注)佚文》,原载于四川省立图书馆1948年出版的《图书集刊》第八期。后由其子蒙默重加核校...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王书宪道教格言大器晚成

    道家经典王书宪道教格言大器晚成

    这句格言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是人所共知的成语,比喻有才能的人成就得很晚。老子最初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于用器喻人,说明人生的一种景观。 人的生命短暂,一生很难说清楚能够成就多少事业。而人的才能各有不同,早慧与晚熟并存,通常人们希望早慧。战国时,12岁的甘罗官至秦国上卿;北宋时,晏殊7岁以神童入朝,受宋真宗宠爱,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不已。然而,又有许多人成就很晚...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玉皇信仰考 尹志华

    道家经典玉皇信仰考 尹志华

    尹志华 玉皇,又称玉帝,通称玉皇大帝,在道教诸神中位序仅次于三清,在民间则被认为是主宰宇宙的至尊天神。 中国自殷、周以来,关于最高神天帝的信仰即已广泛流行。在先秦文献中,或称天、皇天,或称帝、上帝,或称皇天上帝、昊天上帝,都是指这个最高神。道教创立后,一方面把传统的天帝信仰纳入其神仙体系中,另一方面,又自创了其所信奉的最高神(先为太上老君,后为三清)。由于道教认为天有多重和多方...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