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建筑艺术

    道家经典道教建筑艺术

    中国道教建筑与佛教建筑和其他外来宗教相比,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与人伦情调。首先,它在布局上以木构架建筑为主,每座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一般分做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院落的风格。 道教建筑唐宋以前有观、治、庐、靖(或静)、馆等称呼,唐宋以后一般却称做宫或观,部分供奉民俗神的建筑则称做庙...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及其现代意义 尹志华

    道家经典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及其现代意义 尹志华

    尹志华 道教是一个以现实人生为出发点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致力于把现实世界建设成美好的人间仙境。道教历来强调,“仙道”不离“人道”,修道者必须在社会生活中积功累德,成为社会公认的做人楷模,才有长生成仙的希望。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贯彻道教的精神,从而觉悟人生,提高境界。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我们认为...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

    道家经典道教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

    凡是流传万世的宗教,其教主也必定是一位伟大的圣贤。 虽然各教教义上有所差异,但其宗旨都是引人改恶向善的,只因众生的根性、喜好,乃至于地域风俗上的差异,大道圣贤化现种种应身去度化群生。所以,道教对待一切宗教都是和平友好的态度。 道教认为,先天之道为一,后天之教有别,一切有形都是大道所化,一切宗教都是大道的示现。 如太上老君随方设教,历朝历代皆有应化之身,假名易号,普度众生;又如太乙救苦天尊...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宫观规约

    道家经典道教宫观规约

    (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 阆苑琳宫,实神圣庄严之地;黄冠羽服,乃抱朴守真之士。不肃威仪,道俗焉别?不持斋戒,修真何凭?故太上传经,垂唯道是从之训;祖师立教,有清规玄范之文。唯历代相承,戒律条文浩繁;时移世易,当有契理契机之规。为阐扬道范,丕振玄风,使务道之士知所依止,中国道教协会商诸山大德,特制订《道教宫观规约》。凡我玄门道侣,各宜遵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大医思想的当代价值

    道家经典道教大医思想的当代价值

    道教界应继承好“道医同源”的传统,把道教界学医、重医的传统恢复起来,使之成为道学道、修道的必要内容。 一 道教作为一个高度重视生命的宗教,历来就有重视医药卫生之道的传统,涌现出诸多深谙医药之学的高道,他们不仅是道门的宗师,也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大医家。他们在道教仙道贵生、养生修真、济世利人、修道积德、生道合一等思想宗旨的指导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在医学、病因病理学、治疗学...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医学名著主要有哪些

    道教历代医学名著,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仅就当代医学界、学术界广泛研究、应用的也不下数十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教医学名著都有哪些,今特别列出在历代传统医学上影响巨大而又意义深远的部分经典,以供喜欢道教医学读者们的参考。 应该指出的是,所选择的这些经典曾对我国医学的医理,针灸、脉象、本草(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学、解剖学、经络学、生理学等方面;而在临床治疗上则囊括了内、外、妇、儿、五官...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伦理的现代价值

    道家经典道教伦理的现代价值

    道教是中国唯一产生于本民族文化的宗教,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又极具包容性。几千年来,它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纳百川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丰富而成熟的教理教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文明日进。然贫富悬殊,社会矛盾重重;仇怨难息,争斗杀伐时起;贪欲丛生,纯朴本性易移。显然,我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这时,重温古圣先贤的教导,愈能显现其超越时空的深邃智慧。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

    道家经典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吸吮中华民族的人文乳汁而产生发展。其义理之学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的内涵特质与表现特色。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道教以道为根基,具有很强融摄性。它凝聚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因素,营构成为五大部类的多元义理体系,鲜明地显现出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相联。 道教肇始于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传播太平之道,正式完成于东汉顺帝时沛人张道陵在鹄鸣山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七十二福地

    道家经典道教七十二福地

    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家采和强壮功的方式

    道家经典道家采和强壮功的方式

    1.采 (1)练 功者,初练时,先要选好练功场地。其法:两脚排开外八字式站立,两脚尖相距九寸,两脚跟相距五寸之间,站立端正,不可歪斜弯腰、曲背挺肚、仰胸闷头。两手 自然垂下,两目向前平视一丈之地,立稳之后,将浊气吐出,然后口唇密闭,舌抵上腭,心神安定,用神吸气,将两手缓缓向前提起平肩,分开十字式伸直,手心向 前,端立站定,稳一稳息,再将两手缓缓垂降下来,复归原样站立,为初步动作。...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家睡丹功诀

    道家经典道家睡丹功诀

    一、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1880-1969)最钦仰陈抟(希夷)一派丹法,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是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说:“昔以因缘,得遇汪师(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讲...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家养生有四宝 强本固肾身体好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 道家养生 握固 “握固”,是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 叩齿...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道在当下人就在道当中

    道家经典道在当下人就在道当中

    “道”是宇宙万有的根源,天地的母亲,生命的依据,一切的开始,她创造、安排着宇宙万物的运作和变化。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样描述“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种由混沌构成的虚空妙有,在苍天和大地产生之前就固有而存在,它就像那无形的丝绣一样纵横而交错...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这些地方人口为什么外流10多个省份人口流失数量超过200万一些省份持续人口净流出

    道家经典这些地方人口为什么外流10多个省份人口流失数量超过200万一些省份持续人口净流出

    农村空心化、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黑龙江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造成这一轮人口迁徙的原因是什么?人口流动提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该如何引导人口有序、良性流动?如何确保这一过程中民生改善不打折扣? ——编者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到他乡落地生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较之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净流入地区有14个...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踏罡步斗与斋醮科仪中的歌舞乐有怎样的联系

    踏罡步斗,又称踏禹步(禹步,相传为三皇五帝之一的夏禹所创),意指在举行斋醮科仪时礼拜星宿天真、召请神灵的一种特定仪式。 踏罡步斗,也就是在数尺见方的醮坛之上,高功脚穿云靴,随着道乐、经词,沉思九天,按照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宫八卦之图礼拜十方,以召神遣将。此正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时在七星坛上,身着法衣、披发仗剑、冼足登坛、踏罡步斗,口诵真经宝号一样。均需按照醮坛威仪如法如仪的举行。...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